情怀 | 小窗口大担当

    【打印正文】 日期:2023-08-14 08:12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浏览:771    

面带微笑地接待前来办理业务的企业、群众,耐心细致地讲解政策、介绍流程,仔细查验审批资料、录入审批系统……在浙江省舟山市政务服务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窗口,总能见到一个忙碌的身影,她就是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主任王静静。

自2013年9月到住建窗口工作,王静静一直满腔热情服务企业、群众,她所在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小组被浙江省建设厅评为2018年度最美建设集体,她参与的“舟山市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被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她个人先后获得了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

说起以往住建事项审批,该市一位企业负责人用“繁琐”两个字来形容:“以项目竣工验收为例,一个项目竣工,半年前就得开始筹划竣工验收的相关事宜。毫不夸张地说,以往光打印出来的图纸就需要租用一辆面包车来运,我们足足要用6个月才能走完流程。”

急企业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2017年,乘着浙江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东风,王静静积极推进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工作,牵头完成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证照共享数据库建设,让2014年到2017年间的工程施工许可证等15类1980件审批材料全部实现了资源共享、随时调用。随后,她又积极推动取消施工许可办理的纸质材料,改为窗口工作人员线上下载存档,结束了企业线上线下重复提交材料的历史。

“以前,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需要多次重复提交材料,既费时又费力。”王静静说,为了帮助企业减轻负担,少走弯路、少跑腿,她牵头推进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改革,通过流程再造、合并办理事项及告知承诺制实施等,将原来办理的2个事项合并为一个事项。改革后,建设单位申报材料从26项精简至7项,企业仅需提交3项证明材料,其他材料实行数据共享,即报即办,企业自主打印带二维码的证书,实现了施工许可证办理的“无纸化”“零跑腿”。

“把麻烦留给自己,将便利留给企业。”这是王静静入行二十多年来一贯的工作态度。2018年,舟山市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试点。随着改革工作推进,王静静发现,改革给企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麻烦”,竣工验收阶段,企业需要将一摞摞纸质竣工图逐个扫描成电子文件,有的企业工作人员为了做这项工作甚至需要花费1周的时间,简直苦不堪言。看到这些,王静静内心矛盾不已:“从大局来说,改革工作需要推进,但看到企业的工作量增加,我又于心不忍。”如何解决这一突出矛盾问题,真正突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全程数字化“最后一公里”的堵点、痛点,成为压在她心底的一块大石头。

面对竣工图编制整理繁琐、竣工验收图纸二次录入、图纸真实有效性确认难、归档后图纸共享不便利等难题,王静静根据派驻纪检监察组专项监督工作提示,着手探索竣工图电子化改革工作,通过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深入交流,推动开发建成了竣工图电子化管理系统,实现了一次申报全程应用、一个系统监管到底、一套图纸延伸应用,大大提升了竣工图编制质量和效率,减轻了企业人工、时间和费用成本。竣工图电子化管理系统上线后,一位资深的项目经理感慨:“没想到你们真的把这件事情做成了,这是为企业办了一件大好事啊。”

在工作中,王静静一直倡导换位思考:“如果是我到窗口办事,希望得到怎样的服务?我想肯定是专业的业务能力、精准的法律法规解读以及热情高效的服务。”

因此,王静静总是以“态度好、业务精、工作勤”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住建窗口业务种类多、涉及的规范标准也多,特别是规范标准更新快,她深知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于是常常带着“时间上能不能再压缩、程序上能不能再优化、材料上能不能再减少”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调研。2018年,参与工程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时,由于改革涉及20多个部门的事项、流程、法规等,对她来说很多都是陌生领域,她一个个跑部门、一项项找规范、一次次去咨询,逐一攻克了系统建设、部门协同、改革突破等难题,将曾经繁杂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变为一目了然的“导航图”,为全省制定审批系统建设标准提供了有益经验。

“窗口服务是政府面向群众的一扇大门,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战场,随着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会召开,我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又重了一些。但我坚信,按规范办,可以把事情做对;用心办,可以把事情做好。”

王静静说,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她将始终把企业和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塑造良好的窗口形象,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通讯员 余县安 俞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