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要让领导干部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家庭声誉,带头建设廉洁之家,夯实廉洁从政的根基。重庆市铜梁区纪委监委把家风建设作为清廉铜梁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家训传廉、家风倡廉、家庭助廉、阵地宣
在中国传统文化意蕴中,清明一词有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它既是一个节气、节日的名称,也是对思想情怀、自然景物的描述,同时还是人们对安定社会政治秩序的一种美好向往。 宋代词人吴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中描写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冯俊(1430年―1496年),字士彦,广西宜州人。明代天顺四年举进士,历任刑部浙江司主事,福建、湖广按察副使,都察院右列都御史,巡抚四川。为人秉性刚毅,执法不畏权势,为官清廉。 不畏强权,遇事敢为 冯俊天性刚毅,凡事敢为敢当,才华出众,审案精灵过人
刘蕡(?——848年),字去华,唐代宝历三年进士,幽州昌平(今北京市昌平区)人。刘蕡平素关注朝政时局,对宦官手握兵权,横制海内,外胁群臣,内掣天子的乱政恶行,慨然有澄清之志。他一气写下五千余字的对策,指斥宦官乱政误国,痛陈兴利除弊的办法。深刻
唐介(1010-1069),字子方,北宋桂林兴安人。先后任武陵尉、德州通判等职,后调任监察御史。每到一任,均不畏权势、秉公办事,在御史任上因弹劾宰相文彦博而名声大振。宋英宗时升为御史丞,龙图阁学士。宋神宗时任三司使,统筹国家财政。后拜为参知政事。年六
在中国成语词典中,以同一个区域的地名和物产同时并列为成语的不多见,“珠还合浦”便是其中之一。“珠还合浦”被喻为失而复得的人和事,对美满生活、清明政治等含有赞美之意,成为了文人墨客吟诗作对常用的佳词,同时也是廉清吏风的标志。“珠还合浦”的起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赵国利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纪委监委 赫健茹)
纵观历史,凡是为百姓敬爱的官吏,莫不皆为忠君爱民、清廉节俭之辈。这些人或在朝为大臣,或出任州官郡守,都能严以律己,忠于职守,因而生前众口称赞,死后流芳百世。近日读《宋史》及《续资治通鉴》等史书,笔者发现宋代刘福、王旦、黄洽、杨简四官员,虽无
在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的展柜里,陈列着一个墨绿色木质箱子,那是上世纪60年代修渠的炸药箱。外观平淡无奇,箱盖上的铁环锈迹斑斑,在照射灯的映照下有些发黑。俯下身可以看到箱体上的油漆裂开,一块块儿地翘起,脱离箱体后掉到了橱窗内的展览垫毯上。在
谢觉哉在工作。资料照片 新中国成立后,谢觉哉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部长。这一消息很快传到他的家乡,他的子女就想到北京看望他,乡里乡亲想让他帮忙的也多了起来。谢觉哉对此一概拒绝,赋诗写道: 你们说我做大官,我官好比周老倌。 起得早来
1986年冬,84岁的黄克诚躺在病床上,随着身体各器官逐渐衰竭,他清醒的意识渐渐减少,常常是前一分钟还在和家人说话,后一分钟却说起枪炮和“爆炸”。冷不丁地,他着急地说:“我得赶快去朱总司令那里报告情况!” 战火中,他是冒着枪林弹雨冲在最前面的勇士
延安期间,任弼时工作繁重,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但不管怎么忙,他都时刻关心群众的疾苦,经常抽出时间深入农民家庭,问寒问暖,帮助解决困难。在他看来,革命不是为个人的利益,也不是为个人的名誉地位,而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求解放、谋利益,必须“从照顾群